11月进入查“挂证”行动的处罚期,和建筑证书相关的猎头中介、公众号也加入了讨论证书挂靠,抖音上直播收证,大谈行情的主播也是不少,大家也在讨论“挂证”,多多少少都得了流量。从目前部分发布的挂证名单来看,也许没有那么多的挂靠。有很多都是误伤,特别是公积金。所以才有了某省撤销名单的事件。
“挂证”该不该查,答案是肯定的。从市场秩序方面来看,“挂证”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准入规则,一些没有相应资质人员在岗的企业通过“挂证”来获取经营资格,这会导致市场上企业能力参差不齐,影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。
然而,又有多少企业能按资质要求组织齐所有人员呢?少量的“挂证”存在,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需求的反应,在一定程度上,“挂证”的存大也是对从业者应对职业危机的一种方式。
在每个行业中,有大部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失业风险。而“挂证”对于某些人来说,确实可能是一种过渡的方式,特别是在失业、困境压力下,寻找一种快速且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,解决必要的生存所需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纵容“挂证”行为。
全职持证人员应该怎样面对,“挂证”和持证人员的利益并不冲突,任何事物的价值都需要铺垫,如果没了挂证市场,全职的持证人员的价值也失去了基础,真的消灭“挂证”,持证人员的证书价值也会大打折扣。
行业本来设置成了准入制,有进入的门槛,但能达到门槛的人又不多。那么就只能降低门槛或者允许一些不合规的东西存在。比如,以后资质可能不再对职称和技工作要求,只会在最末端(项目)对这两类人员作考核,但是建造师作为直接管理项目的第一责任人,在进入这个行业时,你总得有吧?所以,建造师将会是建筑资质中不可或缺的,而“挂证”将会以相对合规的存在。